牛年春节过后,咖啡市场再次活跃起来。加拿大国民咖啡TimHortons咖啡中国(简称“Tims咖啡”)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便捷式咖啡品牌时萃SECRE(简称“时萃”)也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此外,星巴克、雀巢、瑞幸咖啡等品牌也在年初推出新品,试图巩固消费者。
业内人士指出,咖啡行业在国内市场前景较好,不少品牌纷纷开始加码,对比欧美地区,国内消费者对咖啡的需求仍然有较大上升空间。就行业而言,无论是现磨咖啡,还是便携式咖啡,流量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对品牌的发展尤为重要。
咖啡成长性获资本青睐
对咖啡品牌来说,资金可谓发展动力之一。国内咖啡市场虽已经过一轮洗礼,但无论是精品咖啡,还是现磨咖啡,都还是资本市场的宠儿。
3月初,有消息称,便捷式精品咖啡品牌时萃SECRE已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无锡金投领投,老股东弘晖资本等跟投。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线下咖啡门店拓展、品牌建设及咖啡产品研发及迭代。作为一个创立不足两年的品牌,时萃已经获得四轮融资。
加拿大国民咖啡Tims咖啡也在2月底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本次融资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腾讯增持,钟鼎资本跟投。正值Tims咖啡进入中国市场两周年之际,本轮资金将用于门店拓展、数字化基础建设及品牌建设等领域。年计划新增家以上咖啡馆,包括标准店、TimsGo和主题店等多种门店形态,未来几年内在全国开设家咖啡馆的计划保持不变。此外,今年Tims咖啡还将尝试进军咖啡零售领域。
近日,意大利咖啡品牌illycoffee(意利)完成2亿欧元股权转让融资,投资方为美国私募基金RhneCapitalLLC,股权占比20%,illycoffee投后估值10亿欧元。此外,天眼查平台显示,上海连锁精品咖啡品牌Mannercoffee已完成A+轮融资,新加坡投资公司淡马锡入局。
对于国外咖啡品牌来讲,进入中国市场,获得大集团投资,实际上是需要大集团辅助来开拓市场,继续大量开店,然后获得更多新的优质客户资源。而对于精品咖啡来讲,获得资金来持续创新,或者拓展线下,也是发展方向。
时萃SCERE创始人兼CEO范若愚曾表示,在咖啡行业,年是个拐点,年以来,包括瑞幸咖啡在内的多个咖啡新品牌出现,这些品牌做了非常多改变。驱动大数据使用一些新零售方式,让更多人能够在不同场景下喝到咖啡。但是目前来看,这波潮流才刚刚开始,还没有看到在这波浪潮里面真正起到引领作用的品牌,所以这对所有的新咖啡品牌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消费品投资人辛伟东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站在投资人的角度,咖啡行业的核心逻辑在于:咖啡在全球拥有12万亿元市场规模,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咖啡(生豆、熟豆、提取物)贸易量巨大,在全球范围内可以称为超级食品。然而相比于全球,咖啡在国内当前只有不到亿元规模,渗透率很低,中国内地的咖啡人均消费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与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以及日本相差20-30倍。基于巨大的人口红利以及目前所处的阶段,咖啡消费习惯正在养成,市场规模年化增速可以达到15%以上,潜在市场空间较大,是比较理想的投资窗口期。
创新产品拉拢消费者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新产品总是对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拥有较高吸引力。因此适时推出新品,也是咖啡品牌不断满足消费者新鲜感的手段。
3月4日,新京报记者从雀巢咖啡了解到,其即饮系列丝滑拿铁推出新品——春日限定樱花舒芙蕾拿铁。该产品还从升级消费体验维度,与日本插画协会金奖艺术家木内达朗进行艺术联名。
值得注意的是,樱花口味产品成为近年来快消品牌追捧的重点,一方面,该口味贴近时间线,春季赏樱人群增多,较为应景。另一方面,樱花系粉粉嫩嫩的外包装也吸引了不少有“少女心”的消费者。
瑞幸咖啡也已启动樱花季宣传,首发珞珈樱花拿铁、抹茶少女樱拿铁两款新品,产品包装外观也充满樱花元素。瑞幸咖啡还发布了樱花草莓胶原酸奶冻、桃桃茉香半熟芝士等产品。
雀巢大中华区咖啡业务资深副总裁何文龙表示,中国咖啡市场是全球创新最活跃的市场之一,随着消费升级,对饮品口味与衍生体验并重的消费需求成为新趋势。即饮咖啡是雀巢咖啡业务的重要板块,雀巢咖啡针对中国市场进入“井喷式”的创新阶段,未来针对分销方面继续探索。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表示,咖啡目前在国内的人均消费量仍很低,成长空间随着消费者群体的快速增长而扩大。在口味方面,只是产品在浅层次的差异,无法深化为竞争护城河,咖啡行业的最终竞争力还是咖啡豆的品质和咖啡制作的工艺。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中国消费者已经逐渐接受咖啡作为日常消费,创新则是留住消费者的手段,在产品品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创新是为咖啡品牌锦上添花的方式。在寻求创新的形势下,不少新锐品牌开始凸显,例如三顿半、时萃等,都拥有自己的特色,也成为消费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