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江门日报
在从广州前往全国各地的高铁上,乘客下单后,经过3分钟现磨烘焙加工,一杯浓郁醇厚的咖啡就新鲜出炉,由乘务员送到乘客手中。你所不知道的是,中国铁路广州局旗下所有高铁上用的咖啡豆均来自江门。
江门作为中国侨都,咖啡产业起步较早,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咖啡加工生产基地和贸易中心。据统计,江门有食品生产许可证资质的咖啡企业共13家,每年咖啡豆年烘焙产能约吨,主要供给香港、澳门、上海、广州及江门本土等地区。
当下,随着第三次咖啡革新浪潮的掀起,咖啡行业开始了新一轮的高速扩张。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年中国咖啡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约亿元,预计行业保持27.2%的增长率,年将突破万亿元。据有关数据统计,去年我国咖啡馆数量超过家以上的城市共28个,江门位列其中,咖啡馆数量为家,各具特色的咖啡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为抓住咖啡行业发展机遇,擦亮“侨都咖啡”品牌,赋能本土咖啡品牌走向全国,在江门市商务局的指导下,江门市商业协会筹备成立咖啡专业委员会,并制定了“侨都咖啡”品牌三年计划。众多本地商家也放眼全国市场,开始探索线上线下品牌化运营。
在这一热潮下,江门如何打响“侨都咖啡”品牌,促进咖啡企业不断做大做强?近日,记者深入调研江门咖啡业态,对话创业者、从业者及业内专家,为江门咖啡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陈敏锐陈倩婷
1基础
以“侨”为桥
吸引港澳咖啡企业落户江门
在中国咖啡联盟11个执委企业之一的江门市诚品食品有限公司展示长廊里,整齐地摆放着不同年代的咖啡用具,有咖啡壶、咖啡杯、磨豆机等。“我们正在江门建立一个展览馆,以‘侨’为窗口,以‘侨’为主题,展示咖啡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该公司董事长汤锦辉告诉记者。
江门人饮用咖啡的习惯由来已久。作为中国第一侨乡,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近万,分布在世界五大洲个国家及地区。他们当中许多人在返乡时带来了咖啡机、咖啡豆,也带来了咖啡文化。
21世纪初,由于港澳地区生产成本越来越高,港澳咖啡企业亟须转移生产基地到内地,以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江门凭着与港澳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优势,率先吸引了一批港澳咖啡企业落户江门,拥有86年品牌历史的香记咖啡便是其中之一。
据介绍,香记咖啡最初设立于新加坡,年在香港成立总公司,年在江门设立分公司,以此作为面向全国市场的大型生产烘焙包装基地及物流中心,每年咖啡烘焙产量达吨。
谈及当初为何选址江门,香记(江门)咖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黎国雄告诉记者:“江门是中国侨都,在一些国际商业交流中,经常能遇见江门的企业,通过他们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江门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我们来这里投资。”
此外,诚品咖啡、捷荣咖啡、华盛咖啡等港澳企业均选择到江门发展。“江门是我们的家乡,不管是从情感出发,还是从本地的人脉关系、土地成本等商业因素来看,江门都更具有优势。”汤锦辉说。
在港澳咖啡企业的带动下,江门形成了内地最早期的咖啡生产基地。来自世界各地的咖啡生豆从江门进口,经过烘焙加工,制成一批批商品豆,供应至全国各地的大型餐厅、连锁酒店、机场等,产量约占全国的10%。
“在国内其他城市还没起步的时候,江门已经拥有上规模的咖啡生产基地,产业基础十分雄厚,抢占了市场先机。”澳门咖啡师协会会长、广州市咖啡行业协会名誉会长、国内首位被邀请担任“超凡一杯”评委的汤锦卿说。
经过多年的发展,江门形成了布局完整、发展成熟的咖啡产业链及相关配套产业,包括咖啡豆烘焙加工、咖啡机械设备研发及生产、咖啡用具及装饰设计用品生产等。“目前,咖啡创业者在江门可以完成‘一站式’采购和咨询服务,从品牌定位、店铺选择、VI设计、人员培训,到机器及原料采购,最快两个月就可以开店营业。”江门艾思咖啡总经理梁悦明说。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