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黄寿赓
咖啡赛道热度不减,甚至已经开“卷”。继年初中国邮政跨界之后,近期李宁、特步等运动品牌也开始试水。更早之前,与咖啡“一衣带水”的茶饮品牌早已布局,甚至看似与咖啡相距甚远的同仁堂、狗不理等也都在卖咖啡。
巨头频频跨界背后,一方面是很多企业坐拥现成的线下渠道,面对咖啡市场27.2%的年增长率,尝试掘金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面对咖啡这样一个强社交属性产品,部分企业有意借此更好的链接用户,抢占消费者心智。
特步、李宁都要卖咖啡
近日,天眼查信息显示,特步(中国)有限公司(简称“特步”)正在申请注册6个咖啡相关商标,其中包含3个“特咖啡”商标以及3个“XTEPCOFFEE”商标,各申请注册方便食品、广告营销、餐饮住宿3类。目前,上述商标申请审核进度均处于“等待实质审查”中。
特步申请注册咖啡相关商标被外界视为将进军咖啡市场,而后,该猜测也得到了特步方面的回应:“商标正在申请注册中,还未获正式批复。目前只计划在成都春熙路旗舰店开第一家作为试点,位于春熙路门店的二楼,届时会提供多种咖啡及茶饮。”
梳理发现,特步并不是国内首家跨界咖啡的运动时尚品牌。今年5月,李宁体育(上海)有限公司(简称“李宁”)注册了“NINGCOFFEE宁咖啡”商标。与特步不同的是,“NINGCOFFEE宁咖啡”还多了一枚包含服装等服务的25类商标。
李宁“宁咖啡”场景(图源:李宁官方微博)
五一期间,李宁厦门首店开张时,宁咖啡也随之正式亮相。随后,宁咖啡又在广东、北京等地的几家李宁门店上架,但截至目前,其相关产品并不对外销售,而是采用了消费满赠的形式。
赛道虽热,但也越来越“卷”
特步、李宁对咖啡的跨界,是我国咖啡赛道火热的一个缩影。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达亿元,未来预计保持27.2%的增长率,在年达亿元,到年,国内咖啡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
在此背景下,资本扎堆涌入跑马圈地。天眼查数据显示,年,我国新增注册咖啡企业数量近2.6万家,年度注册增速为9.49%,咖啡行业投融资事件近30起,整体融资额超过亿元。截至今年8月,年新增咖啡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