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
原标题:蒙牛伊利扎堆进入,即饮咖啡为什么火了
年瑞幸咖啡的横空出世,搅动了中国咖啡市场的格局,也推动了中国咖啡消费的提速,但受益的并不只有现磨咖啡品类,不知不觉中,在便利店的冷柜里,越来越多的即饮咖啡品牌正在占据着更多的货架位置。
在业内看来,方便快捷和价格适中让即饮咖啡进入快速增长期,而这也引来了可口可乐、伊利(.SH)、蒙牛(.HK)等巨头的扎堆进入。
即饮咖啡新战事不断
这半年来,即饮咖啡正在成为各食品饮料巨头的新战场。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越来越多的品牌宣布进入即饮咖啡领域,却没有几家是正儿八经的咖啡企业。9月底,蒙牛乳业在其每日鲜语品牌下增加了一款冷萃咖啡拿铁,虽然其更像是一款咖啡风味的调制乳,但蒙牛公司希望抓住的是年轻用户对即饮咖啡的需求。而就在2个月前,伊利也在电商平台上悄然上线了首款咖啡产品圣瑞思,该产品采用阿拉比卡咖啡豆和新西兰进口奶源,并请来新生代偶像陈立农做代言,显然也不是在玩票。
不只是乳企,今年上半年,可口可乐在收购COSTA一年后,也宣布推出首款即饮咖啡产品;做矿泉水的、做休闲食品的中国旺旺(.HK)和做核桃乳的养元饮品(.SH)都推出了旗下的即饮咖啡产品。
为何即饮咖啡品类如此受青睐?
在上海啡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东看来,从上市时间来看,这一波即饮咖啡热与去年瑞幸咖啡“带节奏”有很大的关系,瑞幸咖啡利用资本实现了快速扩张,并引发了国内咖啡消费的热潮。而即饮咖啡也因此“沾了光”,因为目前饮品行业面临饱和,新品开发的空间非常有限,咖啡热无疑让各方看到了新的机会。
而对于饮品企业而言,利用现有的生产设备增加一个咖啡产品也并非难事,而且即饮咖啡的成本本来也不高。
王振东给第一财经记者算了一笔账,工业用的速溶咖啡粉往往会采用价格比较便宜的咖啡豆,而且萃取力度会更大,萃取率能够达到30%,因此一公斤咖啡粉的到岸含税价格大多只有20多元人民币/公斤,贵的也只有30元左右。
按照咖啡水溶性物质约占30%,再扣除18%的加工损耗,可以生产出克咖啡液,按照咖啡饮品平均1.3%的浓度计算,一公斤的咖啡粉可以生产20升左右的咖啡饮品,不考虑加入其它成分的情况下,可以灌装54瓶毫升的即饮咖啡,因此单纯生产成本并没有高出很多。相比之下,目前即饮咖啡的普遍价格在5-10元左右,利润远高于普通即饮饮品。
而且从提神效果来说,即饮咖啡由于咖啡豆较差,反而含有更高的咖啡因,是精品咖啡的数倍之多,提神效果可能反而更好。而且即饮咖啡偏甜的调配,也更适合喜甜厌苦的国人口感。
即饮咖啡是新赛道么?
一直以来,国内咖啡市场包含了三个领域,速溶咖啡、即饮咖啡和现磨咖啡。根据鲸准研究院公布的咖啡行业研究报告,国内市场速溶咖啡、即饮咖啡和现磨咖啡的市场份额分别为71.8%、10.1%和18.1%,即饮咖啡份额垫底。但业内认为,随着咖啡消费的多元化,未来即饮咖啡将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雀巢在即饮咖啡中占据68.3%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而雀巢也正在感受即饮咖啡市场的变化。
雀巢中国即饮业务负责人姜珊回应第一财经表示,即饮咖啡品类在中国增长得很好,便利性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即饮咖啡的消费者大多是年轻人,他们追求高品质且时尚的生活,喜欢创新和尝试新鲜事物,但并不愿意等待和自制咖啡,因此即饮正在成为雀巢目前中国市场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而未来雀巢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