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是人们生活中最常食用的饮品之一,与茶、可可一起并称为世界最受欢迎的三大饮料。
此前,英国路透社报道,美国加州洛杉矶法院裁决,星巴克以及其他公司,在加州销售的咖啡上必须贴上癌症警告标签。理由是,市面出售的烘焙咖啡中,被发现含有高浓度的丙烯酰胺,一种有毒的化合物,被国际癌症机构认定为2A级致癌物,即人类可能致癌物。
也就是说以后咖啡包装也会跟烟盒一样,标注上咖啡有害健康!
喝咖啡真的会致癌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相反经常喝咖啡反而会降低某些癌症的发生风险。
年的时候,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基于当时的病例对照研究以及膀胱癌中有限的证据,曾将咖啡定义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物(2B组),以及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不足。
年,由10个国家23名顶尖科学家组成的工作小组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举行了一次会议,目的之一就是重新评估咖啡的致癌性。
此次评估,科学家纳入了多项观察研究和对照研究。在评估流行病学数据时,对前瞻性队列研究以及病例对照研究给予了最大的重视。同时,数据分析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烟草、酒精等消费的干扰。
最终,研究小组得出结论,喝咖啡可以降低肝癌和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而与其他所有癌种,例如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口腔癌等等之间均没有关联。因此,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据此将咖啡列为了3类致癌物,即,没有证据表明咖啡会致癌。
为何美国要求咖啡标注致癌风险?
事实上,美国加州洛杉矶法院的判决主要依据加州独有的Proposition65法令,强行在各种食物标识致癌警告。
而造成这一判决的主角就是丙烯酰胺,一种明确的2A级致癌物。
咖啡本身并不包含丙烯酰胺,但是咖啡在烘焙过程中会产生极少量的丙烯酰胺。事实上,不只是咖啡,所有经过高温煎炸、烘烤的食物,都会产生丙烯酰胺,例如薯片、面包、饼干、油条、烧烤等等统统都有!
不过,虽然丙烯酰胺具有潜在致癌性,但是并不意外者摄入丙烯酰胺一定会致癌,毕竟不谈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研究表明,煮咖啡的丙烯酰胺平均含量为13μg/kg,而根据年,发表在《食品与化学毒物学期刊》(FoodandChemicalToxicology)上的一项研究提供的数据,丙烯酰胺的致癌剂量为每公斤体重2.6μg-16μg/每天。也就是说,一个5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要摄入μg的丙烯酰胺才会达到致癌的剂量,而达到这个剂量需要喝10kg咖啡才能达到。
大多数人每天摄入的水也就2kg左右,喝下10kg咖啡简直是天方夜谈。
其实,不仅是咖啡,依据Proposition65法令加州很多餐馆门口都会张告示:本店出售食品可能致癌!这也是加州独有的“风景”。
因此,虽然加州强行要求咖啡标注致癌风险,但是我们依旧可以放心喝。
咖啡这样喝才健康
成年人每天咖啡因摄入量最好不要超过mg,大约4杯美式
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最好不要喝咖啡
速溶咖啡中丙烯酰胺含量远超现煮咖啡,建议少喝
糖和脂肪摄入过多对于人体危害显而易见,因此尽量选择无糖,无奶油的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