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似乎有着明确的受众,爱咖啡之人一日不可无咖啡,不爱咖啡之人唯恐避之不及。但所有人似乎都有共同的担心:喝咖啡会不会上瘾?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把咖啡的前世今生好好说一通。拉尼·金斯顿(LaniKingston)在《如何制作咖啡:咖啡豆背后的科学》(Howtomakecoffee:Thesciencebehindthebean)一书中把咖啡豆“剖开”,为读者详细介绍了咖啡的历史、化学成分以及制作方法等,尤其详述了咖啡豆如何挑选、如何烘焙、如何研磨、如何煮制,还比较了不同制作方法、不同咖啡器具之间的区别。
咖啡在现今已然成为全球消费量最大的饮料之一,据统计数据,我国每年的咖啡消费额已达亿人民币,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未来10年内,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咖啡消费市场。当咖啡成为职场人的每日必备时,我们不免会好奇,咖啡是不是真的会让人上瘾?咖啡引人上瘾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上瘾背后的硬核科学
咖啡之所以能让我们保持清醒,是因为咖啡中的咖啡因的分子结构与我们神经系统所产生的腺苷这种生化化合物的分子结构非常相似。腺苷是大脑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品,腺苷的浓度越高,说明大脑工作的时间越长,为了防止大脑过度劳累,腺苷受体会监测神经系统中腺苷的浓度,一旦达到某个水平便会让大脑的活动减缓,我们就会因此觉得疲惫和困乏。
由于咖啡因的分子结构与腺苷很类似,它们可以迷惑腺苷受体,让腺苷受体检测不到腺苷浓度的升高,这样我们就能够保持相对集中的精神了。
不仅如此,还有研究发现,咖啡因具有增强记忆力的功效,这是因为咖啡因可以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并增加多巴胺、五羟色胺和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的水平,进而提高大脑的灵敏度。咖啡因还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肌肉力量,因此有些健身博主会推荐在运动之前饮用黑咖啡。此外也有研究表明咖啡因对于降低糖尿病、癌症和心脏病的患病风险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很多人会担心,听起来这么厉害的咖啡因会不会让我们上瘾?上瘾主要是大脑中的奖赏回路在发生作用,由于咖啡因并不会激活奖赏网络,因此上瘾的问题并不需要担心。有些人如果一直保持每天饮用大量咖啡的习惯,在突然停止喝咖啡之后可能会产生头痛、易怒、疲劳等戒断反应,这些症状一般在几天内就会消失。如果采取慢慢减少每天饮用量的方式,也可以避免这些不舒服的感受。
上瘾背后的生活美学
我们喝咖啡,有时未必是为了咖啡因的实际功效,对有些人来说,咖啡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当自己慢慢手冲一杯咖啡,从过程中获得的满足感和治愈感甚至会大于喝咖啡的口感。而这也是第三次咖啡浪潮所带来的新风尚。
第三次咖啡浪潮是从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第一批手工咖啡吧开始的。第一次咖啡浪潮的出现是在咖啡刚开始商品化的时候,那时速溶咖啡开始走进千家万户;第二次咖啡浪潮是由星巴克等全球咖啡巨头的扩张所推动的。反对工业化流水线方式出售手工咖啡的爱好者们因此掀起了第三次咖啡浪潮,当然还有精品咖啡协会的推动,他们将咖啡宣传为一种精致的生活方式,由于咖啡本来就带有浪漫的感觉,所以很快第三次咖啡浪潮便席卷全球。
在这一波浪潮中,咖啡爱好者们推崇对咖啡本身的一种“返璞归真”,他们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