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去为它的杯子拍照,为Instagram贡献了接近20万张照片
一个疯狂喜欢日式咖啡的美国人,在一个有些尿骚味的巷子里开了第一间店铺,然后带动了超酷的一次咖啡浪潮
一本轻松为你掸去踏入精品咖啡馆时的忐忑感的有趣咖啡书
一本你从没见过的分析手册,为你讲述“咖啡界的苹果”的品牌秘密
其实过往分享很多咖啡相关的冲煮、工具或者设计相关的书,还从未分享过关于单一咖啡品牌全解的书,其实对于现而今的咖啡业发展来看,从原本的精品化以及逐步在向美学化、品牌化方向过渡了,你会看到很多更有品牌文化渗透感的精品咖啡应运而生,而这当中堪称经典与引领者的,那一定会有bluebottle的存在。
这本《蓝瓶物语》算是一本关于蓝瓶子品牌全解的书,从品牌的诞生再到运营,以及一系列背后的故事和如今的发展演变,每个细节都感动着很多人,它的诞生不是偶然,但的确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蓝瓶子抓准了每个时机给予的挑战与机遇,这是一种革命,一种咖啡革命,更是风味与定位个性的革命。
这本书由《第一财经周刊》lifestyle团队“未来预想图”推出,他们常驻东京、纽约,极度认真,非常有趣。他们访问前沿新锐的规划师、设计师,带来第一手的城市指南与品牌观察。
贴心的随书还配有一张关于三次咖啡浪潮的演变历史轴的解说地图,可以说非常直观生动再现给读者这三次咖啡浪潮到底是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其实在中国这个发展并非是线性的,相反是在不同需求之下产生了不同的消费分层,可以说算是一个百放齐放的时代,人们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理念的驱动下,主动或者被动的选择自己认可的咖啡产品,所以你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既有习惯了在超市购买速溶咖啡的朋友,也有享受精品咖啡的重度老饕,所以这也算是现而今具有中国特色的咖啡体验吧。
在这本书中,先是从一些初浅的咖啡话题作为切入,例如聊聊关于你想了解的有关咖啡的一切,关于咖啡,你能买到什么,咖啡如何制作出来,意式咖啡有哪些,你要烘焙到什么程度的咖啡豆,烘焙对咖啡味道的影响等等。这些介于感性与理性选择的讨论,让我们彻底的带入精品概念的世界,在这里我们一起了解那个号称只会提供给客人烘焙不超过48小时的新鲜咖啡豆的一个时代的重量级符号,bluebottle。
而后本书为我们讲述了关于蓝瓶子的logo设计的一些背景故事,以及这个logo具体的演变过程,“第一杯咖啡是装在蓝色瓶子里的”,新logo以简约的日式茶馆为灵感,带给人们一种视觉上的清秀感,logo的字体采取的是HalisGrotesque。
蓝瓶子的logo设计师在本书曾提到,一个logo是千万不要出现两种以上字体,不要用压扁或者拉长的字体。这句话我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啦,哈哈哈。接下来就是为大家介绍了关于蓝瓶子店内产品设计与构成,介绍咖啡豆子的种类。
具有设计感和不断推陈出新的蓝瓶子的衍生商品一直也颇受粉丝的追捧,除了自主研发的咖啡器具,蓝瓶子还与全球特色品牌联名,合作的品牌跨越服装、杂货、汽车、木材、文具等多个领域,联名商品也不仅仅局限于咖啡用品,同时蓝瓶子还会进行“本地支援”,也就是说围绕其门店开设所在地,与旧金山、洛杉矶、纽约以及东京当地特色品牌进行联名,发售节日特色商品,也是为了促进整个地域的共同发展与良性循环。
同时还简要的介绍了蓝瓶子店内比较热衷于使用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来自荷兰的KEES咖啡机,给予店内的风格渲染的更为专业感。
很多人都会把蓝瓶子比作是咖啡业内的“苹果”,甚至觉得蓝瓶子店铺的洗练设计风格也与苹果商店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不过如果你仔细看蓝瓶子的店铺,又会发现它其实不像苹果或者星巴克那样,经常使用一些重复的元素来塑造自己店铺的统一形象,在蓝瓶子店铺中,没有一家使用重复的设计元素,空间布局、家具设计,甚至是材料与基本色系都会不太相同,所以这也是蓝瓶子的一个特色吧,不想通过重复设计来营造店铺的氛围。
本书中还有一个特别分享的部分,那就是公布了关于蓝瓶子店内部分的歌单,没有音乐,你就无法营造出一个宜人舒适、激发创造力的咖啡空间。所以音乐是表达情绪和烘托环境氛围绝佳的方式,我选择几首,大家可以一并感受一下。
关于蓝瓶子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