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溶咖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悦读糖的故事还是黑咖啡吧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封面设计有点太过直白,平装本,几乎要错过了。

幸好名字言简意赅,嗯,确实想了解一些糖的故事,不妨翻开看看。

封面上的简介,目录,概括的够清楚,在书中会读到糖的历史,糖的种植,人类对糖的爱好史,糖与咖啡,糖的健康问题,现代食品工业中的糖,等等。

这些内容足够了。开读。

糖咖啡?黑咖啡。

最初做咖啡的时候,隐隐也有着“懂的人才喝黑咖啡”或者“懂的人都喝黑咖啡”的认知,那时坚定的认为,好咖啡自有风味,任何添加都是浪费。

大概是古板的性格作祟吧,即便推崇黑咖啡,面对糖咖啡的客人也没意见,尊重个人喜好。

最初的热血时代,会很积极的跟客人讲黑咖啡的好,风味啦、健康啦、等等,那是常常被提醒也常常自醒“沉默是金”却仍然冲动行事的阶段。

倘若遇到这样的咖啡师,会有什么感觉呢?真热情?还是热情过度另有所图?(笑~)

时间久了,不再纠结黑咖啡还是糖咖啡的问题,不管客人是什么口味,都淡然以对,几乎不会再对客人的点单发表意见,一方面是相信现阶段咖啡足够普及、客人足够了解,一方面对于黑咖啡糖咖啡已经可以做到平等看待,存在即合理,每一款咖啡都值得被喜爱。个人仍然首选黑咖啡,一本正经的享用。某些天气某个时点,也会幸福的享受糖咖啡。

读书的过程中,重温着人类饮食中对糖的喜爱,冷不丁一个强烈的念头开始出现,还是要喝黑咖啡,还是应该喝黑咖啡。抛开一切风味美味的因素,单纯就健康而言,实在应该投入黑咖啡的怀抱。

糖,咖啡,哥伦布

糖的种植历史,就像书中讲到的,和许多哥伦布大交换的植物们所经历的类似,比如咖啡。每一个书中讲到的糖的种植情节,都可以在咖啡的种植历史中找到相似的故事。

糖,甘蔗庄园,黑奴。咖啡,咖啡农场,黑奴。

巴西,马提尼克,牙买加,古巴,加勒比海岛。

华人劳工

糖的种植史有很大篇幅会涉及到非洲黑人奴隶贸易,奴隶制慢慢废止的过程中,书籍的讲述中开始零星出现华人劳工的身影,夏威夷。

对于华人劳工的了解,几乎仅限于一些名词,美国的唐人街,旧金山的矿工,最深刻的记忆来自一部已经记不起来名字的电影。

电影只看过一次,小朋友的年纪,跟随父母被动观看,情节已经没有任何印象,那些海上大船里的人们有多悲惨,这是唯一深刻的认知,直到后来历史课上才知道,那些悲惨的人可以被称为华人劳工。

在书里无意间遇见华工历史的时候,听老一辈人像许倬云先生书中讲到抗日战争的时候,都会无比庆幸,感恩生在这个年代。网上看过一句话,大意是“原来我所有的幸运都用来生在这个国家”。

糖,克制,贫穷

糖所带来的一切健康隐患,如肥胖症。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富裕的人们生活方式越健康,贫穷者越容易遭受糖所带来的健康问题。不止是糖。

想到两本书,《烹》和《贫穷的本质》。

和富裕不沾边,幸好与贫穷也还算有些距离。看的仍然胆战心惊。

作者说这本书是礼物,送给新出生的小孙儿,作者称为世界上最可爱的小小人儿。

看目录的时候,瞬间触发了写论文的记忆,隐约有一丝不苟的学术气息,安心又担心,因专业而安心,怕太过专业而担心。幸好担心多余了。

译文流畅,阅读感受良好,很容易就进入作者讲述的世界。

感谢作者,感谢译者。

以上。

糖的故事,图片来自网络

书籍信息

糖的故事

英詹姆斯·沃尔韦恩

译熊建辉等

中信出版社,.6,.7重印

Sugar:TheWorldCorrupted,FromSlaverytoObesity,byJamesWalvin,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