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湿疹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426/8890894.html“每经未来商业智库”每周定期分享《一周未来商业》,围绕电商/新消费、物流/供应链、生活服务、以及未来商业创新创投领域,以“事件+短评”的形式,洞见未来商业发展趋势。
上周(9.12—9.18),我们为您共盘点了10件热点新闻事件。
#电商/新消费#
1、
9月13日,就外界报道的长期拖欠商家货款等问题,洋码头在公开声明中回应称,报道中所谓的被欠款商户系洋码头在合规化经营过程中被查出的不良商户,存在“买卖账户”(人在国内购买非本人的海外账户进行经营)、“售假”(经第三方检测机构判定为假)等包括一系列严重违规违法的经营行为,在整顿过程中店铺被冻结。对于洋码头的声明,商家们却并不认可,据商家爆料,8月底,洋码头创始人兼CEO曾碧波曾在腾讯会议上召开了一个说明会,曾碧波在该说明会上公开承认,出于资金托管等原因,年5月1日前的大量历史货款已经无法结算,截至8月8号,总共货款欠款为2亿元,这个数字并不包括万的保证金。
未来商业短评:种种迹象都在表明,洋码头已经陷入资金困局之中。此前,曾碧波曾发公开信表示疫情防控对于整体进口电商冲击严重,洋码头受此影响业务直线下滑。显然,跨境电商进入了大变局时刻,对于洋码头而言,如何挺下去是眼前面临的紧迫问题,如何妥善解决目前面对的债务问题,更是摆在曾碧波面前的“重中之重”。
2、
9月14日,星巴克(SBUX,股价91.31美元,市值亿美元)在全球投资者交流会上发布了中国战略愿景:到年,星巴克中国总门店数量将达到家,员工将新增3.5万人并超过9.5万名,实现净收入翻倍,营业利润为当前四倍的增长目标。公司计划至年,新增开家门店,覆盖中国个城市,实现外送业务销售额为当前业绩两倍以上的目标。此外,星巴克方面表示,投资约11亿人民币的星巴克咖啡创意园将于年夏天在昆山正式建成投产。据悉,这是星巴克在国际市场最大的一次生产性战略投资。
未来商业短评:野心勃勃的目标数字和真金白银的“重仓”投入无一不在说明着,星巴克对中国市场寄予厚望。公开数据显示,作为星巴克的第二大市场,中国内地的星巴克门店数量在过去10年增长了近10倍,即将在财年底达到家。不过,凌雁咨询首席咨询师林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星巴克的战略愿景是美好的,但现实是“骨感”的。“收入翻番、门店增至家这些都是非常有难度的工作,特别是在疫情之下充满不确定性的商业环境里面。”
3、
9月1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字节跳动将回购股东股票和扩大员工预留期权池。目前,相关事项已经由字节跳动董事会批准,将在近期提交股东会。据了解,字节跳动计划使用不超过30亿美元的现金,回购现有股东的部分股票,价格为每股不超过美元(对应公司估值不超过亿美元),股东可按照各自持股比例申请参与。上述知情人士称,股东会还将修订员工期权激励计划。这项计划原本于今年8月1日到期,此次将把期限延长10年。
未来商业短评:近期私募市场对字节的估值下降至亿美元及以下。但即便如此,字节跳动仍是世界上估值最高的私营企业之一。自年起,字节的上市就备受瞩目。今年8月底,字节CFO高准对内表示,字节跳动目前没有具体的上市计划,也没有上市的时间表。此次字节的动作也是就此事对股东和公司员工的回应。
4、
9月16日,七鲜超市亦庄龙湖天街店正式开业。京东七鲜总裁郑锋今天在开业现场指出,亦庄龙湖天街的新店是七鲜“一站式概念生活场”3.0概念的开端。此前的1.0概念主打高品质生鲜,2.0则倾向专业美食解决方案的打造。所谓“一站式概念生活场”,记者在走访时注意到,此次新店在业态布局上,虽然仍以“美食+生鲜”为核心,但已将更多区域延伸至文化、美容、家居、趣味等场景,特别是与集美形象联营的美容美发门店和童书区域,在近平米的店内所占比例并不低。
未来商业短评:通过联名、联营以及三方品牌入驻等形式,七鲜在超市业态下进行更丰富的品类探索。比起早前包括七鲜在内的一众零售玩家在业态上的试错,无论是大范围核心营运区域的归拢,还是内部业务经营的调整,“聚焦”都将成为七鲜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战略主题。而从阶段性的结果来看,无论是单一业态向下的挖掘,还是跳脱超市门店进行更广的业态创新与尝试,都难言谁更具备竞争力,一切也需时间和市场的双重验证。
#生活服务#
1、
9月14日,叮当健康(HK,股价12港元,市值.98亿港元)在港交所上市。此次香港IPO,叮当健康引入基石投资者包括阳光保险、Harvest和Jumpcan。上市前,叮当健康共完成了7轮融资,融资总金额超过30亿元。软银中国资本从年开始连续三轮投资,背后投资方还包括招银国际、TPG、泰康人寿、中金以及湖南高新创投等十余家知名投资机构和产业资本。针对募资用途,叮当健康发布公告称,拟将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45.0%用于业务扩张,例如进一步开发智慧药房网络以及提升用户增长及参与度;约20.0%用于对公司经营的医疗产业价值链,进行潜在投资及收购或战略合作等。
未来商业短评:互联网医疗再度迎来新上市企业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