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溶咖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跟酸菜聊咖啡泡独立咖啡馆才是高逼格的正经 [复制链接]

1#

车主里卧虎藏龙。

MissGao发现跟车主聊天只聊汽车有些太枯燥,

所以MissGao还会跟他们聊电影、聊读书、聊跑步、聊咖啡、聊茶道、聊古董……

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一个自称咖啡菜鸟的姑娘带MissGao去了一家闹市区的咖啡馆,亲自手冲了一杯咖啡给MissGao,还让MissGao品一下酸度和苦度,这让一直速溶咖啡、星爸爸咖啡的MissGao大开眼界。这个咖啡菜鸟是谁,看了照片汽车圈的应该都认识吧,就是一汽丰田公关室的酸菜,她的主业还是“卖车”,没转行!

手冲咖啡VS功夫茶

出去郊游都要带着装备,手冲咖啡

MissGao想当然地认为,酸菜爱上手冲咖啡是因为觉得这样打发时间最好,可是酸菜说,“专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很开心。”

MissGao:总觉得手冲咖啡跟功夫茶有些类似,是不是类似啊。

酸菜:手冲咖啡制作的过程是一心一意的,只为给客人或者自己呈上一杯满意的咖啡的感觉,如今工作、交际都燥得慌,难得专注吧!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跟茶道没啥两样,只是一个西方、一个东方,西方的来得精准来得快,比如咖啡的克数、冲泡的水温、水粉比都有数值标准,咖啡让人high的小劲儿窜得快;茶就相对写意、随性,没有硬指标,喝的过程也是渐入佳境,一泡、二泡……品味的过程也比较长。

手冲咖啡VS机器咖啡

手冲咖啡的装备:滤杯、滤纸、量勺、磨豆机、手冲壶、分享壶、电子秤

MissGao跟酸菜去喝她的手冲咖啡,听她跟咖啡店老板讨论咖啡粉研磨、手冲壶流水量……就已经云里雾里啦,于是山东大汉的脾气上来,内心OS“来二斤景阳冈先把老子灌醉再喝咖啡,喝到嘴里要等多长时间啊”。不过等咖啡倒在杯子里,香气四溢的感觉真好,酸菜说不要加糖和奶尝下味道,酸度和苦度如何,此时的MissGao的舌头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满嘴稀奇,满口咖啡香气。在MissGao眼里咖啡再也不是单纯的提神功能饮料了。

MissGao:手冲咖啡和机器咖啡有什么区别?

酸菜:简单说就是制作咖啡的方式是人肉还是机器啦。手冲比较慢,机器效率高。大家常去的星巴巴、抠死他,都采用意式浓缩机做咖啡。而不管是美式,还是拿铁、摩卡、卡布奇诺等花式咖啡,都是在浓缩机做出的意式浓缩Espresso的基础上“再加工”的。在9-10个大气压,90-95°C左右的温度下,20-30秒内萃取出来的Espresso,味道够劲!

喝Espresso是欧洲人的习惯,要装逼就在咖啡馆里点它吧!碰到真正称得上咖啡师(Barista)的好手,一定心里暗爽:老子炫技的机会来了!相反,手潮的菜鸟“咖啡师”一定怕怕——不加任何奶和糖调味的Espresso简直等于选美比赛的泳装环节啊~!没货的“身材”是一定会露马脚的。

酸菜老师手绘的手冲咖啡装备

至于我最爱的手冲,即使用机器磨豆,也要至少5分钟才能出品。我喜欢从选豆、称豆、磨豆,到润湿虑杯滤纸,然后慢慢浇注热水,看粉和(huo)着沫翻滚,再一滴滴奔向分享壶的感觉。细而稳的水流画着弧线优美的落下,咖啡的香气袅袅升起,这过程简直就是最好的味觉“前戏”——先让鼻子过足了瘾,味蕾的欲望调动起来,此时再跟琥珀色的汤汁大口拥抱!怎一个爽字了得!

如果说机器咖啡是大光圈、短曝光拍出的照片,手冲就是小光圈、长曝光的作品,画质细腻且保留了更多细节。

现在最流行的是单品手冲,也就是用单一品种的豆子做手冲,乐趣在于品味豆子产地独特的风味——埃塞俄比亚的耶加雪菲入口清爽顺滑,带着浓郁的花果香,肯尼亚AA有让人记忆深刻的尖刺果酸,还有一些技术流的庄园培育出的苹果味儿咖啡、柠檬味儿咖啡,简直好玩极了!跟很多人印象中“中药味”、“苦了吧唧”的咖啡完全不是一回事!

妈蛋!给MissGao写这段,写得自己都馋咖啡了,写完给自己来一发耶加雪菲,奖励一下!(哈哈哈,必须奖励。)

泡咖啡馆是正经事儿

酸菜一直跟MissGao说SB这种全球大连锁怎样怎样,跟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