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字,预计学习时长5分钟图片来源:ADOBESTOCK这些年来,行业各大组织都在用机器人推进日常工作的自动化进程。事实上,人们的工作每天都围绕着机器人进行——不论在家里、街头还是办公区域,机器人都无处不在。它们遍布ATM机、贩卖机,以及更复杂的手术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这些机器人形态各异,外形不同。它们或许不像人类,但它们是企业单位的宠儿,也无疑是大规模生产的关键推动力。现在想象平常的一天——你早上起床,到单位上班,拿了杯咖啡,开始与自己的同事对话……一切正常,你也很投入,期间与同事交流了自己的想法,也获得了新见解;交谈完毕后,你回到办公桌边,开始工作。一个小时后,你的上司让你比较分析五篇长报告。你没有足够的时间做这些,因为项目耗时太长,同时会花费太多的精力;况且你还有其他任务需要完成。因此,你找到了你的同事,没想到他不到一个小时就拿到了所有的分析结果。这听起来虚无缥缈,是吧?没有哪个“正常”的同事会帮你完成任务,更别说快速完成。但假如告诉你,你的同事是个机器人呢?一个外貌和行为与其他人类无异的机器人。TA能和你一样讲话,和你一样思考,几乎能和你一样推理。但TA还是个机器人,你会怎么想?图片来源:ADOBESTOCK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机器人技术很多机器人都不属于人工智能,它们只是遵循编好的程序,执行着重复性任务或活动,操纵着现实世界的物品。尽管如此,有些专家指出,思考和决策的能力建构了机器人,但这是否暗指机器人需要应用AI呢?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旨在通过展现解题、学习、感知和推理的能力,复刻人类的智慧行为。AI包含一定程度的机器学习,后者基于机器保证数据获取后能自主学习的前提。AI与ML和机器人技术意在创造一种具备人类智力能力人造机器/机器人,它将能够自主阐述原创的观点。现在还没有实现这一步,但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你可能听说过一个叫Sophia的社交仿真机器人。如果你懂这是什么意思,大概想象得到一个更复杂版本的Sophia和人类共同工作、通力合作的场景。近期另一个重大进步是所谓的“机器流程自动化(RPA)”,即一些复刻人类互动,帮助企业及员工完成简单工作的软件机器人。RPA仅仅是软件,而非实体的AI机器人,但这肯定是一项重大突破。真正的挑战在于,让AI理解自然智能工作的原理,因为人类了解大脑是如何工作的,从而能教会AI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但我们仍然不清楚这些联系如何引导AI学会运用抽象推理,也就是所谓的“常识”。图片来源:ADOBESTOCK我的同事是个机器人回到文章开头所说的——设计与人类共享工作空间,执行体力和智力活动,与人类共同思维,从环境中学习,对决策提出质疑,与人类一同寻求解决方案的机器人,将大大减少风险,从而成倍提高生产效率。机器人已经在很多事情上做得比人类更好,但仍然需要人类解读它们的工作,并借助策略、发挥创造力,应用它们的工作成果。因此,必须确保把机器人当成辅助工具而不是竞争对手;把人类不想做的工作,也就是那些任务重、高重复的,指派给机器人去做;把剩下那些需要判断力和专门技能的工作留给人类。再次想象和文章开头一样的情景:你正在与同事交谈,但从一开始你就知道你的同事是个机器人。你会感到奇怪吗?也许吧,我知道这听起来还有些恐怖,但如果更加深入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