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咖啡馆里,总是情绪在掌握时间,喝掉一杯咖啡的时间,可以是十分钟,也可以是一个下午。
咖啡馆购买咖啡豆,必定会选择不同等级配合不同客户的品味。
咖啡豆是和苹果一样,大的就好吗?
大大小小的咖啡豆,到底要怎么挑?
凌凌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咖啡豆大小的门道!
咖啡豆在脱壳运送出口之后就会根据各国不同习惯的要求分装成60千克或69千克,然后用麻袋运出去。
有时候包装可能会搭配保护性材料,比如多层聚乙烯,这样的材料可以给咖啡豆防潮。或者直接把咖啡豆真空包装,用厚纸箱运走。
从原产国出口其他国家一般会用货柜运输,一个货柜最多可以装个麻袋。
还有一部分廉价的咖啡豆,会直接倒入货柜,用很大的衬布盖住就行了。
p.s也是真能凑合,可怜这些身世凄惨的豆儿。。。
所以运输的时候,无论咖啡豆大小,只要质量好,能卖上价格,就可以坐商务舱!
在很多咖啡生产国里,用咖啡尺寸分级别的历史是很悠久的,按质量分级的历史比较短。
虽然技术层面上完全不同,但是尺寸和质量之间还是有些联系的。
不同国家会用不同分级词汇定义他们的咖啡豆
/p>
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的咖啡销售系统堪称行业先驱,他们采用优选和特选来区分咖啡豆质量的差异。
优选(Excelso)级别是尺寸为14-16目之间的咖啡生豆
特选(Supremo)级别代表的是16-18目之间或者更大的咖啡豆。
目是咖啡豆尺寸的度量单位,一目非常小,像特级咖啡豆才有的18目大约只有0.7cm。
中美洲
中美洲将小圆豆(一个咖啡果通常会出产两颗平豆,咖啡果中有5%的比例会产出一个圆豆和一个畸形豆,也就是说这样的咖啡果只能出产一颗豆,就是小圆豆)称为蜗牛豆。
较大尺寸的是特级豆。
非洲
在非洲,咖啡豆等级的区别体现了尺寸和质量的关系。
一般AA是最好的,AB次之,A排第三。
像肯尼亚这样的咖啡生产国,咖啡豆尺寸越大,质量也可能越好。
AA级咖啡豆是单一批次中的最大尺寸,因此,AA批次通常可以在国内拍卖系统中卖到很高的价格。
AB按尺寸分级来讲,也是会被归为好的一档,但是相比AA等级来讲,市场价会稍微低一些。
分级的目的是通过不同孔径的网将不同大小的咖啡豆分离。
咖啡生豆经过脱壳程序后就会进去不同号筛网的震动式筛选机进行分离。
传统的分级中,偶数号(14/16/18目)筛网是筛选阿拉比卡咖啡豆的,奇数号(13/15/17目)用来筛选卡内弗拉咖啡豆。
完整无损的小圆豆归于最小号的等级。因为小圆豆是那颗咖啡果中唯一孕育的种子,所以和平豆相比,小圆豆通常被认为风味密集度比较高。
再所以。。。不是大颗的咖啡豆就是好的或者说就是适合你的。
就烘焙而言,豆子大小不是问题。想达到好的烘焙效果,咖啡豆大小差异不要太大,这样烘焙出的咖啡豆才会比较均匀。
因为不同大小的咖啡豆密度不一样,烘焙时颗粒较小、密度比较低的咖啡豆会发展得很快,而较大颗粒、密度大的豆发展会比较慢。
如果咖啡豆密度、大小差异太大,同一烘焙程度下,会有相当一部分豆不能达到理想状态,这样对付出的时间、机器、咖啡豆来讲都是很失败的。
ok!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
不知道往期凌凌的分享有没有给大家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愉悦感呢?
感谢大家耐心阅读本凌的图文。
如果您觉得我的内容、图文结构哪里不妥,大家可以在留言处提意见。
凌凌想知道大家的想法,希望早日更上一层楼呢!
如果觉得凌凌讲得好就给一个大大的赞吧!
希望大家可以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