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这里依然是咖啡喝的有点多的睡不着。
最近常说“好咖啡本应日常”,而大部分国人的日常咖啡就是速溶咖啡。
速溶咖啡自80年代进入我国市场以来,凭借冲泡方便的特性和各类促销,让国人知道了咖啡这种“洋玩意儿”原来并不贵,不光好喝还方便,速溶一跃成为最具性价比的咖啡产品,这反而让大家忽略了,自己在喝的究竟算不算好咖啡。
日常只对速溶咖啡有需求的人,该如何挑选速溶呢?速溶咖啡究竟怎么样?5毛钱一条的速溶咖啡为什么不能喝?让我们直奔主题吧。
无论哪种咖啡,必先看咖啡豆的质量
咖啡豆是速溶/咖啡粉/咖啡液等咖啡商品的重要or主要原料,最常见的咖啡豆品种就是阿拉比卡(Arabica)和罗布斯塔(Robusta)
我们经常见到各种咖啡商家宣传自家产品“百分百阿拉比卡咖啡豆”,也变相的证明了阿拉比卡的市面优势。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种植成本高,拥有花香果香等风味,是精品咖啡的主旋律咖啡豆。但不是只要用阿拉比卡咖啡豆就代表了品质优质,阿拉比卡只是一个基础前提,优质咖啡豆是要综合产国/产区/庄园/处理法/烘焙/风味等各类因素来决定的。
廉价速溶的主流咖啡豆:罗布斯塔
相反,罗布斯塔就没阿拉比卡那么吃香了,好种植、产量大、成本低廉,但风味刺鼻、杂味重、咖啡因含量高、不适合精品化,于是大部分都用来制作速溶咖啡了,如白咖啡、传统的三合一速溶等(三是指:糖/植脂末/速溶咖啡)
现在还流行罗布斯塔和阿拉比卡混合的速溶咖啡,是因为1.有了阿拉比卡,能有更好的宣传效果.拼配在一起会有更丰富的口感(罗布斯塔油脂含量高,醇厚度高,而阿拉比卡风味好)
令速溶风评受害的罪魁祸首
其实罗布斯塔本无罪,高品质的罗布斯塔还是有谷物、麦香等好风味的,一些意式拼配咖啡豆还需要罗豆来拼配出醇厚、高油脂的特点。
导致速溶风评受害的,实际是三合一速溶配料中大量的植脂末、香精、白砂糖、糖浆和各种添加剂,有的速溶咖啡还会掺杂病变、虫蛀、畸形等被淘汰的瑕疵豆,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利。
说白了,三合一速溶里,稳定剂、抗结剂使咖啡不结块;醇厚的口感来源于增稠剂、乳化剂;香气和风味来自糖、盐、香精等调味品的功劳。
但如果全盘否定三合一速溶咖啡,总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意思,爱它的人总有爱它的理由,不看配料的话,价格低廉、口味调配的好喝,也能算是选择它的理由吧。
速溶咖啡的工艺?非常内卷
速溶咖啡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速,主流工艺目前可分成两种:
喷雾干燥法(SprayDrying,简称SD)
冷冻干燥法(FreezeDried,简称FD)
喷雾干燥法制成的咖啡为雾干咖啡
常见品牌有雀巢、麦斯威尔、G7等等。速溶咖啡刚进入国内市场时,我们接触到的速溶咖啡产品均采用喷雾干燥法制成。
原理:高温萃取咖啡,将咖啡液放入高温喷射器中,高温使水分蒸发,达到干燥效果后只留下干燥的细小颗粒咖啡粉末。
这种工艺制作的咖啡,咖啡豆中的芳香物质在高温中挥发殆尽,更别提有什么口感和风味,但优点是效率高,成本低。
冷冻干燥法制成的咖啡为冻干咖啡
常见品牌有大卫杜夫、UCC、AGF等等。FD技术常用于食品加工、航空航天食品。
原理:冻干技术在低温环境真空加压萃取,将萃取好的咖啡液放入冷冻干燥机中,让咖啡液里的水分升华,再将冰去除,得到干燥不规则大颗粒咖啡粉末。
这种低温方式能最大程度保留咖啡豆中的香气和风味,但成本较高。
有兴趣可以去看BBC的纪录片《走进工厂:咖啡》,里面有详细的过程描述咖啡工厂里一瓶冻干咖啡的整个制作过程。
其它工艺,了解就好
介于雾干和冻干之间还有一种叫二次造粒工艺,咖啡颗粒像是粉末结成了团,比雾干咖啡的细粉末粗,比冻干咖啡的块状颗粒细。这种工艺制成的速溶咖啡口感、溶解速度,也介于雾干与冻干之间。
国外品牌就一定比国内好?不见得
咖啡是一种讲究风味和赏味期的饮品,咖啡豆从烘焙结束后,就开始被氧化,产生咖啡香气的化学物质会不断流失,所以日期对于咖啡来说非常重要。
虽然速溶咖啡经过了一定的加工处理,但氧化在生产各环节该带走的还是一样不落,国外生产优点是品牌大厂机器技术过硬,但论新鲜还是不如国内生产,这个情况在挂耳咖啡上面尤其显著。
另外,国内精品咖啡的发展非常迅速,百分百用阿拉比卡咖啡豆做速溶咖啡的国产精品咖啡品牌不在少数,质量和技术也在不断革新,支持国产还是很有必要的。
速溶咖啡选购标准:
看品牌靠不靠谱
看配料,咖啡豆百分百阿拉比卡为优,除此外无任何添加
看烘焙度,喜欢浓厚醇苦、可搭配牛奶建议选深烘,喜欢风味明显、偏酸花果香气美式建议选浅、中烘
看工艺,选冻干工艺咖啡
看是否冷/热皆可溶解,冷水热水皆可溶解
速溶咖啡推荐:
选购速溶咖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速溶在口感上不及挂耳和现磨咖啡,但胜在快捷,足不出户,甚至无需热水就能冲泡一杯咖啡,无论是搭配水、奶、气泡水、果汁、力娇酒等制作各种咖啡创意饮品,还是用于制做阿芙佳朵、烘焙面包、甜品...
精品咖啡类:
国内很多精品咖啡品牌都推出过“超即溶技术冻干粉”,这种技术冷热皆可溶、溶解速度更快、不留渣,不仅在成粉阶段使用冻干技术,萃取阶段也采用了低温冷萃。
三顿半致力于精品咖啡,百分百使用阿拉比卡咖啡豆,基础系列、数字系列和云南系列口碑都不错。这款数字系列用数字代表了烘焙度,从1-6,代表了烘焙度从浅到深,一颗3g粉算多的了,不同产地不同风味,适合刚入门但还不清楚自己口味的可以试试。
基础系列分冷萃、拿铁和燕麦,3种口味。云南系列则是选用云南不同庄园,不同风味的云南咖啡豆,3种口味。
永璞这款飞碟即溶虽然颜色花里胡哨,但其实就一种风味,选用的都是SCA80+评分咖啡豆,SCA认证团队烘焙,冷萃+超即溶冻干技术,和三顿半一样,都是可回收包装,这点比较环保。
柯林的即溶咖啡有三种风味,精选了评分80+的庄园咖啡豆,蓝盒用的是埃塞耶加雪菲G1级咖啡豆,有茉莉、柑橘风味,灰/橙盒有可可、奶油风味,适合搭配牛奶。
鹰集原本是线下咖啡店,后来发展到线上,有自己的烘焙工厂,经典猫头鹰、美洲豹和小熊猫都是各产地拼配,巧克力、坚果、奶油风味,6口味混合装还包含了3款茶咖,品质可以的。
平价款:
雀巢这款选用阿拉比卡咖啡豆,采用冻干工艺,淡淡巧克力风味中和了苦度,入门级黑咖,雀巢金牌有各种版本,来自各个产地,日本、瑞士、法国等等,可根据口味选购。
日本线有原味、浓郁和柔和三种口味,柔和款的烘焙度相较其它较浅,苦度低,醇厚度最高的是浓郁款。
UCC的冻干咖啡也是站内的爆款,有和两款,风味偏花果香,喜欢微酸口感可以考虑,而喜欢深烘的醇厚口感建议选择,深烘的香浓和牛奶搭配更佳,不知道买什么黑咖啡的话,可以选它试试。
AGF蓝罐精选埃塞和巴西咖啡豆,除了蓝罐还有白罐、金罐和黑罐,白/金酸度高,苦度低,蓝/黑罐酸度低,苦度高。
低因可选:
AGF选用墨西哥咖啡豆,微酸,减掉了百分之九十三的咖啡因。而摩可纳5号低因黑咖啡是中度烘焙,口感偏酸,苦度较低,会有一些柑橘风味,喝完罐子还能用来当个储物罐,很合适。
以上有低咖啡因需求的可选择。
摩可纳除了低因5号,还有经典中烘5号、深烘8号、意式深烘10号,还有榛果风味的浅烘,8号的口碑不错。
最后,希望大家不要陷入咖啡的鄙视链当中,对速溶咖啡有过深的偏见。
有人把咖啡当信仰,有人把咖啡当饮料,咖啡是一些人的必需品,同时也是一些人的调味剂,挑选到适合自己的咖啡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