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以来,咖啡行业风起云涌,成为“内卷”最为激烈的赛道之一。2月23日,一则天津“狗不理”跨界卖咖啡的消息引发行业热议,2月14日,中国邮*全国第一家邮局咖啡店在福建厦门正式落地试运营。这也标志着,中国邮*成为继中石化、中石油之后“咖啡大战”的又一个入局者。此前,美国加州精品咖啡品牌蓝瓶咖啡宣布,该品牌中国内地首店上海裕通店2月25日正式开业。群雄逐鹿的咖啡市场,越来越多企业正在加入,咖啡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首家“邮局咖啡”在厦门开业(来源:中国邮*官方微博)
连锁巨头纷纷跨界卖咖啡消费潜力大、频次高、增长快,让咖啡赛道成为了资本眼中的“香饽饽”。近日,一家名为“高乐雅咖啡食品(天津)有限公司”的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50万元,而它背后的全资股东正是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其实早在年就有消息传出,狗不理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以万澳币拿下了高乐雅咖啡在中国的特许经营权。但值得注意的是,“狗不理”并非首家跨界卖咖啡的企业。年,中石油成立“昆仑好客咖啡”,旗下的昆仑好客便利店悄悄卖起了现磨咖啡;公开资料显示,年好客咖啡销售额超1亿,产品条线包含现磨咖啡和即饮咖啡等。年,拥有近3万家门店的中石化易捷便利店发布全新品牌“易捷咖啡”,并将首家门店落户于苏州,这标志着中石化正式进*咖啡领域。今年2月14日,中国邮*高调宣布,全国第一家邮局咖啡店将正式落地厦门,门店售卖产品包括咖啡、茶饮、甜点和邮局周边。对此,即有市场分析指出,连锁巨头们跨界卖咖啡有着先天的网点渠道资源和门店成本、流量等优势。此前,高调进*咖啡行业的“两桶油”和“邮*局”均是在全国范围内拥有数万家网点的“国家队”。这样的案例在海外市场则更为常见,英国BP石油、荷兰壳牌石油、泰国石油公司等均在旗下加油站设有咖啡门店,且经营效果颇好。年,在中国试图疯狂扩张的经济连锁酒店品牌“OYO”也曾悄悄布局咖啡,在其酒店推出了自有品牌“芬然咖啡”,并将首家店落地于西安。彼时,该公司对外公布的数据为:其在全国多个城市拥有1.3万家酒店。同样是想凭借现成的门店和酒店客流扩宽营收渠道。国际品牌入局国内咖啡市场与此同时,国际品牌也看好国内咖啡市场。加拿大Tims咖啡自年2月进入中国市场,截至年末已经开设超家门店,并喊出了“年底开出至少家可盈利门店”的口号。年创立于美国加州的蓝瓶咖啡,是“精品咖啡”细分下的代表品牌之一,目前已在美国、韩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地开设有多家门店,门店外墙上的一只蓝瓶子是其标志性符号。近日,蓝瓶咖啡在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