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溶咖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疫情过后,招聘网站上的求职者们 [复制链接]

1#

当我们讨论生活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些什么?——题记

今年4月份的时候,微博热搜上有个话题关于“疫情后的报复性消费”,大家讨论着被疫情“憋疯”之后,解封那天来临时的疯狂买买买,讨论着火锅和奶茶,讨论着旅行讨论着远方。

大家热情讨论的那些,都是正常生活本该有的样子。

转眼6月,国内疫情大面积稳定控制后,人们开始发现,与当初设想的“报复性消费”相反,自己跟身边的人一样,都开始慢慢地“报复性存钱”了。

对当下的不安,对未来的迷茫,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作为一个普通的工薪阶级,大家都一样,很大一部分的信心,来自于钱。

lisa每天下午的星巴克,开始变成雀巢的速溶咖啡;她同事取消掉年中的自费体检,开始等待年底公司的免费体检;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发起了拼多多返现活动,买一件东西,各个平台上对比着价格,怎么省怎么来。

不安和迷茫不是无端而来的。疫情最严重的二月底开始,不时传来中小企业破产的消息,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失业了,首当其冲的就是服务行业的工作者。

各大招聘平台上的热帖,记录着一些心酸的事情:

01

从销售岗离职的A女士,三天前花了几十块钱买了一套化妆品,从仅有的几件衣服里选出稍微好的那一件,坐在开往城郊的公交上去面试。她应聘的是商场内的销售工作,这跟她上一份工作差不多。

上一家店是在四月初的时候关门的,失业后她在家休息了两个月,花光了为数不多的积蓄。A女士希望这趟面试顺利入职,她对自己满怀信心,但也为这将近2个小时的上班通勤时间发愁。

02

晚上11点半加完班后,B先生在走回城中村的家的路上,跟过去半个月一样,看到了很多睡在街边的人。他们席地而睡,窝在垃圾桶的旁边。

B先生跟其中一个30多岁的人聊过天,疫情失业后,来深圳打工的他已经连续一个月没找到工作了。附近45块钱一晚的“酒店”都住不起,每天晚上往路边一躺,第二天继续去附近的工厂门口等活。最近他想明白了,想找人借点钱,去当外卖骑手。

那天晚上聊完后,第二天B先生就再也没见过他。也许是去当骑手了,也许是离开深圳了,又或者在深圳换另一个地方睡了。不管是哪种情况,B先生默默在心里祝福着他。

03

“半生多姿多彩,往后不知道做什么”的C先生,在招聘网站上求工作指导。

来到城市的这些年,他做过工地、码头、装卸、出海、KTV、足浴主管、物流仓管,摆过地摊、开过烧烤店、当过微商。经历了人生百态世间的温暖,此刻没有温暖纯真的笑,更多的是惶恐和不安。

当我们讨论生活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

我们在讨论我们的生活,我们也在讨论其他人的生活。鲁迅先生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受疫情影响的是他们,但他们只是不幸版的我们。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都有可能在下一刻成为他们,孤独而无助。

也正因此,在每个尚有余力过好当下的时候,在每个温饱过后能帮助他人的时候,我们要毫不犹豫地把握当下,也要心存善意地伸出援手。

经济复苏之后,我们都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但我们也知道,在越来越好的那个好到来之前,我们要为此做足很多的准备。

干好本职工作,不轻易跳槽,千万别裸辞;在剩余的时间里,学习一些新技能,寻找做副业的机会。开源和节流,两个都要一起抓。与买买买相比,断舍离显得更重要。

语言总是苍白无力,但是,祝福大家,祝福每一个为生活而努力的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