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溶咖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十年内最大跌幅打健康牌也拯救不了可口可 [复制链接]

1#
怎样治白癜风 http://www.bdfyy999.com

中新经纬客户端2月15日电(赵佳然)近日,快消行业巨头可口可乐公司在美股市场公布了年第四季度财报。财报中显示,财年第四季度净营收为7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75.12亿美元,跌幅约为5.4%。全年可口可乐营收为亿美元,同比下滑10%。

截至财报披露日(14日)收盘,可口可乐股价下跌8.44%,报45.59美元,创近十年以来最大跌幅。

可口可乐股价来源:wind

业绩下滑股价大跌,可口可乐预期悲观

关于全年业绩下滑10%的数据,可口可乐公司解释,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的动荡受到了货币波动、重整装瓶业务的影响。“鉴于年全球经济增长多方面放缓,及我们在一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市场的经验,我们对年的前景持谨慎态度。”

从产品类型上看,四季度碳酸饮料销售下降1%,果汁和植物类饮品下跌2%;无糖可乐销量则保持在两位数增长。从区域上看,中国市场对气泡软饮、运动饮料、茶和咖啡业务均有所贡献,但也属杯水车薪。

彭博报道认为,碳酸饮料消费大范围下滑可能仍施压可口可乐业绩,而且该公司和同行一样将面临交通成本上涨。

对于财年的展望,可口可乐公司表示,未来可能会受到全球宏观经济环境中不确定性和波动性的影响,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略低于年。

受财报影响,当天公司股价不仅创下年10月以来的最大跌幅,市值蒸发亿美元,且在收盘后遭到数家机构下调评级,其中花旗集团分析师将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

这并非可口可乐近年来首份不尽如人意的答卷,其年财报显示,全年净收入为.1亿美元,同比下滑15%;毛利润.54亿美元,同比下滑13%;营业利润也同比下滑了13%。

为了挽救碳酸饮料整体市场的业绩下滑,可口可乐一直在寻求转变。据媒体报道,在过去三年多内,该公司仅在亚太区就发布了多个新品。从数据来看,新产品布局是否能够力挽狂澜,目前还是个大大的问号。

资料图中新经纬赵佳然摄

咖啡、茶饮、大麻……新品能带得动业绩吗?

在“全民养生”的热潮下,碳酸饮料等“胖子食品”在市场上迅速失宠,而以茶饮、营养饮品为首的健康型产品,以及创新口味的饮料则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力。在此趋势之下,可口可乐公司也数次在转型道路上做出尝试,一方面希望摘掉“垃圾食品”标签,同时也试图让高溢价的新商品带来更多利润。

除去之前的零糖可乐、健怡可乐等,可口可乐还尝试了无糖橘子可乐、膳食纤维可乐等主打运动、健康、减肥的饮品。而纯悦神纤水、淳茶舍、粗粮王等非碳酸饮品,则是在概念上与流行关键词不断碰撞的产物。

商品图来源:可口可乐旗舰店

健康饮品也曾给可口可乐带来一定回报。二季度财报显示,可口可乐的有机销售收入增长了5%,而其中主要贡献力量来自健怡可乐、零糖可乐和气泡水。JamesQuincey表示,零糖可乐在北美销售量的两位数增长主要来自青少年消费族群;健怡可乐的表现也在逐步上升。

此外,为迎合年轻人的尝鲜心理,公司也在可口可乐的视觉和口味设计上下了功夫,如咖啡味、樱花味、姜味可乐,透明可乐等。然而市场反应却不那么尽如人意:碳酸饮料爱好者始终选择原味可乐,而尝鲜的消费者也较难形成购买习惯。

而在年下旬,有外媒报道,可口可乐甚至开始考虑研发“大麻可乐”,该饮料“具有提神和缓解疼痛、炎症功效”,并称对大麻饮料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同年上旬,可口可乐还在日本推出了品牌成立以来的第一款酒精饮料。

可口可乐在去年最大的动作,则是以5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著名咖啡品牌Costa,作为自己布局热饮市场的重要一步。然而,虽然公司在收购时看重的是其咖啡平台及成熟的产业链,然而身为瓶装饮料巨头的可口可乐在产品上暂时与Costa并无太大关联。彭博在报道中提及,目前可口可乐管理层面临压力,要证明收购Costa可以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中新经纬注意到,可口可乐在年收购的饮料品牌还有HonestTea有机茶、ZICO椰子水、Fairlife牛奶和TopoChico气泡水等。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中新经纬表示,受到“大健康”理念的影响,碳酸饮料包括整体快消产业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从而业绩下滑;加之可口可乐的非碳酸产品布局进展也不太顺畅,受到了老对手百事的威胁。

资料图中新经纬赵佳然摄

尽管如此,产品转型仍然是可口可乐及其他同类型品牌的必然趋势。朱丹蓬认为,虽然健康饮品暂未能让可口可乐扭亏为盈,但至少贡献了部分利润。然而,收购Costa目前并不能起到关键作用:以中国市场为例,Costa门店仅有多家,而星巴克则拥有多家门店;新兴品牌瑞幸也超过了家。所以,可口可乐公司想利用Costa打开局面较为困难。

对于可口可乐在短期内将迎来的挑战,朱丹蓬分析称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内部的健康饮品布局是否能顺畅甚至提速,以及新生代消费者对于碳酸类产品的接受程度。他指出,目前消费者对于碳酸饮料的消费频次不断降低,对于可口可乐来说可谓一大瓶颈。(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